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天博【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天博

天博【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9-24 09:51:41    浏览:

[返回]

  水草丰美、候鸟翔集,秋日的乌梁素海在蓝天白云掩映下,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得益于近年来开展的系统治理,这颗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宽广。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8.6%,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绿化祖国”的时代号召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响起。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速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越发突出,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生态文明思想,为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全村皆景区,开门是花园”。秋分时节的浙江安吉余村,群山逶迤,竹浪翻滚,绿水环流,满眼葱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在祖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成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靠着良好生态环境,余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放眼神州大地,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发展正在提速,绿色版图持续扩展,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在不断增强。

  2013年9月,我国首个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的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率先打响“蓝天保卫战”。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头顶的天空逐渐被“擦亮”,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约3.0微克/立方米……

  为了守护碧水长流,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为了留住鸟语花香,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克非常之役,须非常之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与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

  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成为“硬杠杠”。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市推窗见绿、出门即景,乡村丛林掩映、满眼锦绣……在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里,人们尽享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

  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发布,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划定44604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基本实现全域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被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以强化区域协作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更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

  “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为此,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步履越发坚实。

  新时代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我们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35%;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2023年的26.4%;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今天的中国,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绿色之路正在向未来有序延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亿万中国人正以上下同心的执着和坚定,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天博

搜索